别人的城市

[复制链接]
查看925 | 回复10 | 2007-6-24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知道别人什么感觉,在城市中穿行,我很容易想起这样一句话:别人的城市。

  这句话也是多年前在一本叫《花城》的杂志上看过的一篇小说的题目。那篇叫《别人的城市》小说讲述的故事我早已忘记,题目却一直铭记在心。也就是说,从那时起,每每打量自己与城市关系的时候,这个句子总不由自主地跳入我的脑海。我想这句话可能代表着我内心深处根深蒂固、拂之不去的一种想法。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不能在内心深处把自己融进城市,把城市看成也是自己的。事实上我也曾这样努力过。脚下这座城市,我也生活了将近十年,比在老家生活的时间还长,但至今对这坐城市却仍常感觉陌生。真有点莫名其妙。因此,我很佩服,也很羡慕一种人,那种人有这样的本事,好象处处都是他们的熟悉的自小长大的地方,每处地方他们都能迅速融入其中,在其中交朋结友、打牌、郊游、逛街、工作、生活着,如鱼得水。只是偶尔因语言的差别才会突然记起他们不是本地人,除此之外,他们甚至比本地人还本地人。在城市中生活却感受不到自己融入城市。这什么会这样?我常百思不得其解。每每夜深人静或在别人城市行走时,儿时那些残旧的老屋、污浊的小溪、坎坷的青草坡、淳朴的笑容、血液流动般温热而熟悉的乡音……扑面而来。这什么入梦的不是暖味的霓虹灯、川流不息的车辆、焦虑和激动的人群呢?

  人有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难道城市也因熟悉而让自己罢之漠然了?可能是吧。但也不然,否则又如何解释自己对老家那些景物比对别的城市的情况更熟悉,颤动内心那根柔软相思之弦的却常是老家那些景物却非这个城市或那个城市的灯红酒绿呢?那么是不是又可以用“距离产生美”来解释?也许这样的解释更能让自己满意,好像也更合情合理一点。但归根结底,可能还是因为人不可能有二次生命一样没有二个故乡的原因吧。而故乡正是给了我们生命的地方,那是无可置疑、不可摆脱、无法忘怀的来自血源的记忆。这样的记忆,会让我们的灵魂一生都散发着初涉尘世时与生俱来的那种甜甜的、忧伤的、淡淡的味道,总在不经意之间,告诉我们:你从何而来!这样的感觉就像一根线牵着飘飞的风筝。飘飞的风筝无论飞得多远,总与捏线的手息息相连,一刻不离。

  在城市中生活,承认与否,其实早已把家放置在别人的城市里,成为别人城市里的故乡人了。从乡村到城市,并将在城市里长久地生活下去,这与故乡一样似乎也成为无法改变的选择和事实。而在这样的选择和事实中,透过钢筋水泥构筑的窗口,让目光擦过云烟——眺望,云烟背后是故乡啊!这样的动作我们重复了多少年。就算如此,多少年之后的今天,我们能说不习惯城市的生活吗?当然不能,否则就是矫情了。在城市里求学、工作、结婚……,更多的时候,我们心安理得地渴望着城市里的物质生活,奔走和拼搏,寻找和追寻着往往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那么,这时如果让我们抹忘那么多年在城市里生活痕迹,重新回到儿时生活的地方去生活,你愿意吗?可能吗?一切再也不能回到过去!

  让我们大声、勇敢在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们的家!

  城市里有我们留下太多的东西了。约会时的那棵树,工作的那张办公桌,购物的商店,每天回去的宿舍,晚晚睡觉的床,天天呆一起的亲密爱人,那么多熟悉或陌生的朋友和同事,还有日益习惯了的生活习惯,一切的一切,也早已融进我们的血液,时时刻刻流动着。这是别人的城市,却有我们的家。嘿。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就这样,我们在城市里生活着,就这样我们在城市里想着自己的故乡。城市是别人的城市吗?故乡是我们的故乡吗?我不知道。也不想分得那么清楚。只知道在就算是别人的城市里生活和在梦里的故乡中穿行,感觉有点甜,有点酸,有点惆怅,一些暖暖的东西在内心深处像老家门前的小溪,悄悄地流着,冲刷和温暖着被生活磨砺得略显麻木或受伤的了心灵,让人舒服,让人感动。
小南 | 2007-6-24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23:: ::23:: ::23:: ::23::
我来给弟弟
顶下
沙发
夜舞 | 2007-6-24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37:: ::37:: ::37:: sf ::22:: ::22:: ::22:: ::22::
小南 | 2007-6-24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23:: ::23:: ::23:: ::23::
LS的下次请早
嘎嘎
Azureus | 2007-6-24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在某个地方付出过就会有很深的感情了吧
大一暑假的时候我去兼职,一个夏天很累,瘦得不成样子,钱也没有几块
但是从这以后就喜欢上了杭州这个城市
感觉杭州才是自己要呆的地方,老家是心灵的归宿
一见钟情 | 2007-6-24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男人爱上男人

明明是那样干燥的城市,却总是让我想起杭州的味道,潮湿气息,不吃辣,休闲,那般的快意江湖,明明是那样晴朗的天空,呆望着,期待着一场雨的冲刷,明明是快要愈合的伤疤,却戳破了它。
有着血拼的想法,却没有出门的冲动,Are you the one, 流泻而出,一整天。朋友说,看看片,换换心情吧。
Prom Queen, 去年看过的电影,重温了下,感觉还是很温暖的,即时这种温暖不具任何穿透力。片子是加拿大发行的纪录片,大约是说一个gay高中生为了带自己的BF参加学校的prom,不惜将教会学校告上法庭的事。
片子本身算不上多么出众,演员一般,表演一般,情节一般,取巧在于其抓住了gay这一很尖锐的问题,别说国外多么多么开放,实际上人嘴里是说的是一回事,支持人权,不搞歧视,心里想的就是另外一回事,曾看见一白人当街侮辱另外一gay,可能是被误会的缘故,用语之下流,言辞之肮脏,才发现,原来理解的人也仅此而已。
说片子温暖,当然是因为那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人权战胜教会力量,无疑会给很多人以光明,所谓,演的人高兴,看的人也高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可惜也止步于此,即使改编自真实事件,从某种程度而言,依旧缺乏现实意义,当然拿来当闲时消遣,饭后甜点还是不错的,大概和台湾之前的《十七岁的天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生活总是美好的,希望还是存在的。
为什么相信?因为相信比较幸福。
《蓝宇》之前在国内很红,大大小小的奖也得了不少,其中固然有演员的加分,胡军很阳刚,很霸气,刘烨很羞涩,却很坚强,之前没想过,组合起来却意外地不错,当然更大的魅力,来自于剧本本身。
在电影之前,就看过原著,《北京故事》,流畅老道的文笔,让我怀疑这是出自一个女人之手,或许就像某些好事者查到蓝宇确有其人一样,莜禾其实是陈捍东的MJ,这是个关于一个穷极一生思念另一个男人的男人的追忆,很拗口,不过我不希望这是真的。
小说来源生活,却高于生活,所以注定蓝宇是个完美的经典。这种完美并非将之捧为神,他也会笑,也会哭,也会怨,也会恨,当然他的性取向就已经注定了他的与众不同,不过我依旧认为他是完美,感情最完美的化身。
可以说陈捍东霸道,自私,现实,甚至是个不折不扣的大混蛋,可有什么办法呢,蓝宇就是这么爱了,爱得义无反顾,爱得掏心掏肺。
你什么时候打算戒掉这种名为感情的毒?
捍东如是问。
等你结婚,或者去找别人厌倦我的时候。
蓝宇如是答。
那样荒谬的开头,怎么会有这样无奈的答案呢?不知道,不知道……
彻底颠覆了人们的印象,原来真爱,可以超越性别。
戏剧性的相遇,却不能免俗的给与了死亡的结局,看到末尾,已经释然,猜不中开头,总归是猜中了结尾。
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么死掉的人,是蓝宇,在付出了那么那么多就要抓住幸福尾巴的时刻,被命运彻底地抛弃,不幸么?或许。不过,那个发夹(是蓝色的么?记不得了),注定成为陈捍东此生心口最深的伤痕,一直以为,其实被留下的人,才是最悲哀的……
Happy together,这是《春光乍泻》的英文名,直译应该是快乐与共?(音乐的名字,比较喜欢快乐到死)在DVD店看见就毫不犹豫地租回来了,看着心动的脸孔,演绎着熟悉的情节,却用着异国的语言,难免有些怪异的味道,尽管不知道是第几次看了。
王家卫的片子我大多都欣赏,持远观的态度,太靠近,无论什么,总是会有灼伤的可能。当然,凡事都有例外,疯狂喜欢的,或者说是极度迷恋的,当推《重庆森林》和《春光乍泻》。
喜欢可以有很多个理由,比如《重庆森林》,喜欢它的音乐,喜欢它的味道,喜欢它的节奏,喜欢它的故事,喜欢它的灯光,喜欢它的布景,喜欢它的细节,喜欢它的……喜欢也可以不需要任何理由,比如《春光乍泻》,也或许仅仅是一个迷离的眼神,一个慵懒的手势,沦陷,没心没肺地沦陷,然后无可自拔。
总是有人说我是个伪影迷,是啊,有哪个人会在观看了无数遍宣称自己喜欢的影片后,依然错误地将主人公的名字记错,不巧,糊涂的人就算上我一个,至今也固执地要把黎耀辉称作黎耀阳,大概因为后者有着阳光的味道。真伪我是不知道的,唯一坚持的是,如果喜欢,那么就不用拘泥于形式,流连于表层,换一个空间,换一个时间,作为符号存在的名字,之于我,或许根本不具有任何意义,只需要记得,那样那样爱过,一部叫做《春光乍泻》的电影。
从香港到阿根廷,已经逃离地如此远了,那么,不如我们重新来过?
看不下去的片子很多,作为一点小小的怪癖,我只要一旦非外因地暂停了一部片子,那么若无意外,一辈子都是不会续看了。当然,也说了,那是没有意外。第一次看《春光》,就只看了开头,不是不能看,而是不想看,一直不明白王家卫为什么要拍那场激情戏,看过很多影评人的解释,还算合理,又总觉得还欠缺了些什么,究竟是什么呢?就像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哥哥要拍这样一部片子,尽管他是唯一可能的人选,尽管他成就了一个经典。
痛,并快乐着,这种矛盾或许是感念蝶衣的延续。
一直都喜欢那些莫名温暖的镜头,王家卫一定修过心理学,所以懂得操控人心,用那些变换的影像,因而我可以忽略何宝荣的风骚入骨,媚眼如丝,也可以不去在意他的血肉模糊,他的变脸如翻书……
一反常态笑容满面送走客人的黎耀阳抬手看表的细节一直让我印象很深,尽管是认命,却也是心甘情愿的认命,大概是上辈子欠了那个小妖精。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比洗手做羹汤,为心爱的人,更加幸福,紫菜蛋花汤,鸡蛋面,很普通的家常菜,却让我爱上了名为鸡蛋的食物,味道么?不重要,幸福就好。那么,世界上又还有什么事可以比与心爱的人一起共舞更加快乐,还有浪漫呢,Happy together,是不是就是这个意思呢?只记得,音乐响起的时候,谁也不记得,现实的残酷……
不停地吵闹,不停地抽烟,已经再暗示着这段感情的归宿,不是什么,都可以重新来过,不是什么,都可以再次原谅。
Sorry baby, I can’t stand it any more,这是帮他们彼此说出积郁于心的疲倦,还有寂寞。
尝试冷漠地看待黎耀阳的放逐,何宝荣的堕落,旁观着两人互相的伤害,然后发现,早已泪流满面,明明是那样地深爱着。原来,真的没有地老天荒。
朋友无数次地告诉我,何宝荣是如此的残酷,不断地给带来希望,接踵而来的,却是绝望。人的心,究竟拥有多少的愈合力,他,挑战着底线。
是么?其实他不过是个孩子,缺乏着严重的安全感,外表的骄傲,源于骨子里根深蒂固的自卑,还有深深的不信任,所以需要借由自身的吸引力他人的注意力来寻求存在感,如果他可以再大胆些,如果他可以再忍耐些,那么结局是不是会不同?
他在曾经的回忆里痛哭,他在曾经的梦想下畅想,对这个结局说不上有什么滋味,只是一直深信着,最终最终,黎耀阳一定会成为何宝荣的港湾,别忘了,地球是圆的,他们终究会相遇,或许在杭州,或许在香港,或许在台北,也或许在布宜诺斯艾利斯……


[ 本帖最后由 一见钟情 于 2007-6-24 15:01 编辑 ]
李穗扬 | 2007-6-24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见钟情有两个号啊?::36::
皓... | 2007-6-24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23:: ::23:: ::23:: 如果是原创写这么多还是不容易,如果是转的话,这么多字复制也挺辛苦,都支持一下
李穗扬 | 2007-6-24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皓是那天在没进入KTV包房的时候站着的那个....呃...我一定说对了::44::
溅溅 | 2007-6-24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下。。。。。。
支持原他。支持一见钟情。。。。。
皓... | 2007-6-24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李穗扬 于 2007-6-24 15:09 发表
皓是那天在没进入KTV包房的时候站着的那个....呃...我一定说对了::44::

嘿嘿,你一定说错了,那天还没敢进包房::36:: ::36:: ::36::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