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同性恋逐渐走向公开大事记(1981-2005)

[复制链接]
查看4571 | 回复1 | 2006-10-21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81年,《大众医学》发表张明园介绍《红楼梦》中同性恋现象的文章,认为同性恋是奇异的,但是否病态没有定论。

1985年,《祝您健康》发表阮芳赋《同性恋———一个未解之谜》,认为同性恋不是疾病,对同性恋者的歧视是多数人欺负少数人。

1990年,李银河、王小波等对数十名男性同性恋者进行个案访谈式研究,分别在国内和香港发表了研究报告《他们的世界》。

1994年,张北川所著50万字《同性爱》一书出版,这是中国第一部全面讨论同性恋问题的学术著作。

1995年,北京同性恋组织“中国彩虹”向海外媒体发布同性恋解放公开信。同年,北京男女同性恋者开始酒吧聚会,同性恋酒吧出现。

1998年~2000年,大量同性恋者网站或同性恋友好网站出现。

2001年,中国精神病学会颁布第三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同性恋首次不再被划为心理异常的病态。

2001年,湖南卫视《有话好说》栏目播出“走近同性恋”节目,这是中国电视媒体首次关注同性恋。

2001年,第一届北京同性恋电影节在北京大学举行。

2004年,中国卫生部首次向世界公布有关中国男性同性恋人数及艾滋病感染的数据。

2005年,第一届同性恋大学生夏令营在北京举行。

2005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播出同性恋与AIDS预防专题节目“以生命的名义”。

2005年,复旦大学开设本科生公选课《同性恋研究》。

2005年11月~12月,“中国同性恋电影专题”在巴西电影节成功展映。

2005年,第一届北京同性恋文化节举行。
没了感觉 | 2006-10-21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宣传艾滋病防治 成都首现合法同性恋读物

编辑制作的合法的同性恋读物《同心》近日在成都出现。

  昨(1)日,记者在四川省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办公室看见这样一本图文并茂的小册子《同心》,它的主编、文字编辑、美编乃至读者都是男同性恋者。翻开手册,“同眼看世界”、“走天下”……读物分出了一个个主题鲜明的小板块。《同心》的主要编者,也是一名男同性恋者的王刚(化名)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同心》编者

  目的是宣传艾滋病防治

  《同心》的编辑王刚说,作为一本非盈利性的内部通讯,《同心》直接参与手册编写的编辑和美编都是男同性恋者身份的四川小伙子,办刊的所有费用均由省中英项目办资助。自创刊以来,《同心》向成都的男同性恋人群宣传了科学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和健康的文化。

  国内首位在男同性恋人群中进行大规模艾滋病干预的专家、青岛大学医学院教授张北川还为《同心》创刊发来了贺信。他在信中说:“6年来,我一直期盼有朝一日,《朋友》(注:1997年创刊的中国第一本由专家编写和指导同性恋的交流手册,张北川为创始人和主编)有自己的姐妹兄弟。今天《朋友》终于有了《同心》为伴,这无疑是件可喜可贺的大事。”

  省中英项目办项目官员万绍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项目办希望通过出版健康的咨询手册使成都的男同性恋人群接受到防治性病艾滋病的健康教育,阻断艾滋病在该人群中的传播。

  关爱小组

  帮助男同性恋不遗余力

  昨晚9时,成都市中心的一家酒吧,一台促进安全套使用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文艺节目正在上演,在主持人的带动下,台下的一名名男子正进行着一种角色扮演游戏,参与者分别扮演艾滋病病毒、其他病原体、免疫细胞和健康人体细胞,共同模拟着艾滋病的发病过程。而这家酒吧正是成都最有名的一家同性恋酒吧,这台游戏的组织者是成都同性恋关爱小组。

  成立于2002年6月的“成都男同性恋关爱小组”是一个地区性的组织,成员包括医生、心理咨询师、会计师、专业培训师、大学教师及企业经营者等,目前有专职工作人员2名,兼职志愿者30人,其中有9人接受过中英项目及国际艾滋病联盟培训并取得资格认证。

  检测数据

  有3158人次接受教育

  截至去年10月,在成都的同性恋人群中,有3158人次接受了中英项目和关爱小组开展的同性恋教育,项目实施一年前的基线调查显示,在过去6个月中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3.3%,干预进行半年后,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上升为14.17%,而1年后的行为检测数据表明,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进一步上升至28.57%。

  男性同性性工作者(moneyboy简称MB)是为同性提供商业性服务的群体,他们性伴多,还存在着频繁的异性性接触,是感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关爱小组为此访问了成都市所有的提供MB服务的场所,为其中3个较大场所的MB提供了4次参与式培训,有32名MB接受了HIV自愿咨询检测。

  同性恋读物《朋友》

  青岛大学张北川教授从1989年开始关注和研究与艾滋病性病流行密切相关的同性恋现象。他创办的《朋友》通讯,是我国迄今为止惟一针对同性恋特殊人群的健康教育读物。

  双月刊的32开近80页的《朋友》通讯,正通过邮寄的方式,悄悄地影响着成千上万的同性恋人群,对他们进行健康生活教育。《朋友》通讯每期印制1万份,其中有1300多份发给了学术人员及媒体。

  电子刊物《木房子》

  2002年9月11日,一份发表在黑龙江某同性恋网站上的电子刊物《木房子》引起读者注意。这份超过一万字的电子刊物尽管语言粗糙版式简单,但是它鲜明的观点仍为那些在互联网上游走的同性恋者关注。两个月后,它的访问量超过千人次。

  创作者愿意用“刊物”来形容这些历时2年才发表的文字,是因为它的创作初衷是以发表同性恋者心声为圭臬。

本版积分规则